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
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1]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
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驳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
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2019年6月,海南省住建厅牵头编制完成全省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计划
2020年全面铺开,力争2021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