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洗沙污泥压滤设备
在污水污泥处理中可以较好地解决工业污泥和生活污泥脏、粘、多、稀等具体困难,是资源回收和环境治理的理想设备。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环保技术工作二十多年,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公司有配套完善的实验室,能根据用户要求设计配套环境治理成套设备和工艺。
设备的结构特点:
构造紧凑、式样新颖、操作管理方便,处理能力大、滤饼含水率低,效果好
1、重力脱水段为倾斜式,使污泥距地面高达1700mm,使污泥在重力脱水段高度增加,提高了重力脱水能力。
2、重力脱水段长,与重力脱水段总长5m多,使污泥在压榨前充分脱水失去流动性。同时,重力脱水段还设置反转等特殊机构,经“楔”形、“S”形压榨等作用使污泥滤饼获得低含水量。
3、个脱水辊采用“T”型泄水槽,使压榨后的大量水迅速排出,从而提高了脱水效果。
4、滤带跑偏等设有自动控制装置,滤带张力和滤带移动速度可自由调整,操作管理方便。
5、噪音低、无振动。
6、化学药物用量少
产品特点:
工作原理
经过浓缩的污泥与一定浓度的絮凝剂在静、动态混合器中充分混合以后,污泥中的微小固体颗粒聚凝成体积较大的絮状团块,同时分离出自由水,絮凝后的污泥被输送到浓缩重力脱水的滤带上,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被分离,形成不流动状态的污泥,然后夹持在上下两条网带之间,经过楔形预压区、低压区和高压区由小到大的挤压力、剪切力作用下,逐步挤压污泥,以达到**的泥、水分离,**形成滤饼排出。
1、 化学预处理脱水
为了提高污泥的脱水性,改良滤饼的性质,增加物料的渗透性,需对污泥进行化学处理,本机使用独特的“深锥浓缩罐”的装置以达到化学加药絮凝的作用,该方法不但絮凝效果好,还可节省大量药剂,运行费用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重力浓缩脱水段
污泥经布料斗均匀送入网带,污泥随滤带向前运行,游离态水在自重作用下通过滤带流入接水槽,重力脱水也可以说是高度浓缩段,主要作用是脱去污泥中的自由水,使污泥的流动性减小,为进一步挤压做准备。
3、 楔形区预压脱水段
重力脱水后的污泥流动性几乎丧失,随着带式压滤机滤带的向前运行,上下滤带间距逐渐减少,物料开始受到轻微压力,并随着滤带运行,压力逐渐增大,楔形区的作用是延长重力脱水时间,增加絮团的挤压稳定性,为了进入压力区做准备。
4、 挤压辊高压脱水段
物料脱离楔形区就进入压力区,物料在此区内受挤压,沿滤带运行方向压力随挤压辊直径的减少而增加,物料受到挤压体积收缩,物料内的间隙游离水被挤出,此时,基本形成滤饼,继续向前至尾部的高压区经过高压后滤饼的含水量可降至**。
技术参数
1.根据基础图浇注混凝土基础,按要求预留地脚螺栓孔,基础表面应预留20-30mm的二次灌浆层。
污泥脱水机保养技巧:
正确选用滤布,即要考虑滤液的澄清度又要统筹过滤功率。带式污泥脱水机每次作业结束必须清洗一次滤布,使布面不留有残渣。滤布变硬要软化处理,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售后服务
我公司负责提供产品运行系统的安装图纸及其它相关技术服务、咨询,并协助指导对设备进行指导安装、调试和正确使用。
售后服务承诺:本着“高质量,优服务,求发展”的精神,以“优质产品、合理价格,贴心服务”的理念和负责、公开的原则向您郑重承诺:
(1).产品配发详细齐全的技术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基础图纸、安装示意图等。
(2)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安装、调试工作。
(3)免费培训设备的操作人员,使其能正确的操作、维护、保养设备。
(4)产品实行免费保修一年,由买方验收合格日始计(网带除外,包括免费修理、更换零部件或退换)。产品终身维修,定期回访,维修及时。长期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服务按优惠价提供零配件。
(5)在保修期内,若设备发生故障而用户无法解决,在接到报修电话后30分钟内,给出相应解决方案。若电话沟通无法解决的,会在国内72小时(广东省内24小时)内有专业人员赶到现场解决故障。
1.采用 浓缩系统,可适应低含固率污泥处理,省去污泥浓缩池,大大减少占地,节约投资费用。
2.滤布驱动机无段变速,可控制污泥处理量和含水量
3.密封式结构,水切割一次成型,确保机台耐腐蚀、无侧漏。
4.标配自动控制系统
5.进口滤布,使用寿命更长
6.智能控制自动清洗系统,用水更省
7.超长挤压段设计,泥饼含固率高
2.设备基础应根据池地情况及气候条件经10-30天养护凝固后方可进行设备安装。
3.设备吊装时,其受力点应位于两侧机架上,不能将受力点置于任一辊筒上或其它非吊装部位。
4.将基础螺栓置于设备底座的螺栓孔中,然后将设备吊至基础上,使基础螺栓位于各地脚螺驻留孔中,按基准找正找平,校核安装尺寸。
5.在基础与设备底座间垫入楔铁,使之形成20-30mm的二次灌浆层,调整楔铁,使压滤机横向水平达到0.2mm/m,然后向地脚驻留孔中 次灌浆。
6. 次灌浆养护7-15天后,对设备进行 的找正找平,锁紧地脚螺栓,进行二次灌浆,抹面,养护10-30天后,即可按操作规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