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儿童意外伤害中,由于误食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位居第三位。然而这些损失通常是可以避免的,除了监护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外,大力提高儿童安全包装意识、推广儿童安全包装方法,将是进一步减少儿童意外伤害隐患的根本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将意外伤害列为世界范围内人群的第5位死因。而国内,儿童因意外引起的死亡已占儿童总死亡率的50%左右。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已超过4种**致命的儿童疾病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致死率的总和。
近几年来,儿童中毒事件呈增多趋势,多为急性中毒,发生年龄高峰为幼儿和学龄儿童。儿童急性中毒主要是误服有毒物品(如农药等),这类中毒占儿童急性中毒事故的30%以上;其次是一氧化碳中毒,占25.7%。此外,食物中毒占16.8%。
儿童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年幼无知缺乏生活经验和安全意识以及识别能力差造成的。他们天生好奇善于模仿的本性,使他们比任何人更容易中毒。孩子们往往喜欢用味觉来探索这个多彩的世界,不幸的是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日常的用品如化妆品、家清洁剂以及药品可能被儿童吞服,从而可能导致致命的中毒。
目前国内外儿童安全包装的发展与现状:
美国是**早进行危险品“儿童安全包装”研究并制订其测试方法标准的国家,于1970年颁布了《有毒品安全包装条例》( Poison Prevention Packaging Act,PPPA),由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CPSC)负责执行。该条例要求对有潜在危害的家用产品进行儿童安全包装,通过多年的实施,使得因儿童误摄入有毒家用产品(包括药品)而中毒死亡的数目显著下降。国际标准化组织包装技术委员会 和欧共体各国滞后了二十余年才制定了相关儿童安全包装的标准与法规。
1970年12月30日美国颁布《有毒品安全包装条例》,该项立法对儿童误服有毒品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在儿童与有害化学物质之间创造一个安全屏障,才有可能控制造成中毒事故的各种误摄入的因素。1970~1972年FDA负责执行PPPA,之后把管辖权交给了CPSC,PPPA授权CPSC,要求家用产品和药品都要经过“特殊包装,以免儿童误摄入造成严重后果。PPPA对特殊包装的定义为:“·重…·一种用于儿童安全的包装,其设计结构使五岁以下儿童在合理时间内难以开启或取出一定数量的有毒或有害物质,但对正常成人来说却不难开启,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包装使所有儿童在合理时间内不能打开或获取一定数量有毒或有害物质。”该条例中规定,儿童安全包装使用性能测试包括测试其儿童安全性和成人有效性两个方面,年龄在42~51个月的儿童和18~45岁的成人是测试的对象。然后在1975年制定了 ASTM D3475-1995《防止儿童开启的包装品的分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