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的水泥分散剂。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大坝、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
产品介绍
根据主链结构的不同,聚羧酸减水剂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为主链,接枝不同侧链长度的聚醚。另一类是以马来酸酐为主链接枝不同侧链长度的聚醚。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不同特性的高性能减水剂产品。
在聚羧酸外加剂出现之前,有木质素磺酸盐外加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三聚氰胺甲醛缩聚物、丙 酮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盐甲醛缩合物等。新一代聚羧酸减水剂克服了一些传统减水剂的缺点。 具有掺量低,保坍性能好,混凝土收缩率低,分子结构可调性强,高性能潜力大,生产过程不使用甲醛等突出优势。
合成方法
对于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分子结构的设计非常重要,包括分子中的主链基团、侧链密度和侧链长度。合成方法主要有原位聚合接枝法、先聚合后功能化法和单体直接共聚法。
1、原位聚合接枝法
以聚醚为介质聚合不饱和单体,使主链聚合和引入侧链同时进行,工艺简单, 合成的减水剂的分子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但该方法涉及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接枝率较低,已经逐渐被淘汰。
2、先聚合后功能化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先合成减水剂的主链,然后引入侧链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功能化。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减水剂分子结构不灵活,单体间相容性不好,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
3、单体直接共聚法
这种方法是先制备活性大单体,然后在水溶液中将小单体和大单体在引发剂的引发下进行共聚反应。随着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工艺越来越成熟,种类越来越多,这种合成方法已成为现阶段合成聚花酸减水剂的常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