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因为肺炎疫情原因,不少高校毕业生无法按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找工作时犯了愁。人社部等七部门23日印发文件明确,针对高校毕业生,像教师、护士等部分职业可以“先上岗、再考证”。这一阶段性措施将解决部分高校毕业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稳就业、保居民就业。
受突发疫情影响,部分职业资格考试被推迟或取消,有高校毕业生无法按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找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人社部、教育部等七部门发文明确,可以“先上岗、再考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吃下“定心丸”。
根据文件,本次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职业包括教师、护士、渔业船员、兽医、演出经纪人员、专利代理师等,用人单位在今年12月31日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不得将取得相关职业资格作为限制性条件。
此外,文件还提出,对于申请律师执业的,可以“先实习、再考证”。实习期满经律师协会考核合格,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自收到考核合格通知之日起一年内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按规定申请律师执业。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总结,本次涉及到的职业有两个特点:一是都有职业资格准入要求,二是以专业技术服务类为主。“这次涉及到的职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是一些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相关专业领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
**进一步表示,本次出台的新政瞄准2020届高校毕业生,以及2018、2019届还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针对性强、及时性强、实操性强,将稳定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这次的政策针对性很强,是一揽子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政策里面的一项。我们现在出台这项政策,有利于缓解部分高校毕业生的焦虑情绪,更重要的是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早前表示,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人,同比增长40万人,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将比较复杂严峻。上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多地已陆续释放政策利好,例如要求事业单位“扩招”高校毕业生或录取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