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用车是同时具备车与船的特性,由于具有的水陆通行性能,可从行进中渡越江河湖海而不受桥或船的限制,主要用于军事、救灾救难、探测等专业领域,后经开发改造用于旅游。
1805年世界上**辆水陆两用车雏形在美国诞生,通过发动机飞轮轴的皮带和皮带轮来驱动桨轮,可在水上行驶。
二战期间美、德两国生产水陆两用车投入战争,其中德国14238辆,美国12778辆,战后部分水陆两用车继续用于水上救援及海上缉私。
目前民用水陆两用车主要用于旅游,多为二战期间水陆两用车的改装车。市场上也曾经出现过如荷兰、英国等国设计的水陆两用汽车及韩国等国的概念车。
水陆两用越野车积极参与了98年特大抗洪抢险,所研制生产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型水陆两用车,不仅提供给诸如包括总参装甲兵、武警总部、国家防总及科研单位等国内客户,先后出口到澳大利亚、墨西哥、美国、卡塔尔、菲律宾等国家。
随着世界各地极端气候的增多,各种救援组织和机构对水陆两用车的需求已有明显增长。随着“一路一带”战略的推进和实施,水陆两栖车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水陆车技术参数
| 配置/型号 | BJ5022XZHE | 
| 发动机型号 | JE493 | 
| 外型尺寸(mm)长×宽×高 | 5340×1880×2060 | 
| 轴距(mm) | 2850 | 
| 轮距(mm) | 1554 | 
| **小离地间隙(mm) | 205 | 
| **装载质量(kg) | 500kg(5人+175kg)或8人 | 
| **总质量(kg) | 2450 kg(硬顶) 2350 kg(软顶) | 
| 平均燃油消耗(L/km) | 9.5 | 
| 燃油型号 | 10号轻柴油 | 
| **小转弯直径(m) | 14.8 | 
| **爬坡度(%) | ≮44.5 | 
| **陆地车速(km/h) | ≮95 | 
| **水上车速(km/h) | ≮12 (工业船艇级螺旋桨推进) | 
| 水中转弯直径(m) | 25 | 
| **吃水深度(m) | 0.8 | 
| **扭矩( N.m/r/min) | 215/2000 | 
| 排量(L) | 2.771 | 
| 驱动方式 | 陆地:四轮驱动 分时四驱 水中:螺旋桨 | 
| 分动箱 | 机械式分动箱 | 
| 悬架方式 | 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 
| 变速器 | 机械五速变速箱 1档:4.452, 2档:2.619, 3档:1.517, 4档:1.000, 5档:0.854, 倒档:4.473 | 
| 额定功率/转速( kW/r/min) | 68/3600 | 
| 分动箱 | 高速比1.095 低速比2.522 | 
| 轮胎 | LT245 | 
| 备注 | 车辆不上牌;硬顶带空调;软顶不带空调。 在两级海况下行使,即三级风、两级浪。 相关证书:军标认证、汽车出厂合格证、质量管理体系19001认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