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坪草逐渐生长过程中,对其适时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施肥坚持“多次少量”的原则。喷播完成后一个月,应全面检查植草生长情况,对生长明显不均匀的位置予以补播。
**节喷射植被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山体清理及排险
原有山体现有的岩石边坡破碎松散且不平整,故必须将松散的浮石和岩渣清除干净,处理好光滑岩面,拆除障碍物,用石块补砌空洞,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对边坡局部不稳定处进行清刷或支补加固,对较大的裂缝进行灌浆或勾缝处理,在边坡松散空洞处和坡脚处设置定数量的泄水孔,预留的长度根据现场确定布设。
二、植物种类选择依据
1、植物种类以选择优良的、适应能力强的物种为出发点,选择植物的建群种类要求抗逆性尤其是抗寒性强,能够适应边坡恶劣的生长条件在适应的基础上考虑其景观性能。结合采用沿线路域野生环境中具有广泛分布的植物种类,与环境协调,同时也有利于植被的长远发展,同时兼顾景观效果。
2、速生与慢生相结合,通过植物配比设计,实现种子植物的速生与慢生想结合,从而一方面尽可能快的形成地面覆盖,另一方面尽可能快的形成地面覆盖,另一方面实现植被的长期发展。
三、植物种类的选择
在施工图物种选择的基础上,我们将选择一下草种和灌木为主,选择品种有:
1、草种:A、狗牙根 B、高羊茅 C、黑麦草
2、灌木:A、刺槐 B、紫穗槐
四、绿化基质喷射厚度
绿化基材混合物的喷射厚度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薄不利于基材混合物中水分的保持,也不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过厚又不利于自身的稳定。合理的喷射厚度因边坡类型、厚度及年平均降雨量的不同而异。基材混合物的喷射厚度为10cm。
五、边坡生态防护设计方案
植被混凝士护坡绿化技术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
六、植被混凝士护坡绿化技术具体做法是:
先在岩体上铺设铁丝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客士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形成10cm左右厚度的基质层。喷射完毕后,覆盖一层无纺布防晒保墙,水泥使基质层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层。经过一段时间洒水养护,青草就会覆盖坡面,揭去无纺布,茂密的青草自然生长
七、植被混凝土喷播施工方案
植被混凝土喷播护坡绿化: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岩坡防护与绿化问题。基质层由水泥、土、腐殖质、长效肥、保水剂及混合植被种子6种组成。水泥是形成强度达到工程防护目的的锚结材料,一般采用32.5级水泥:土是营养植物长期生长提供养分储存的基础材料,
般采用壤土或沙壤土(含砂量不超过5%):腐殖质是为植物提供养分和产生植物根系生长空间的基础材料,一般采用锯末、秸秆等纤维材料:长效肥是为植物生长提供长期效力的复合肥:保水剂是水分丰裕时吸收水分,天气干燥时为植物提供水分,一般采用粒度100目保水剂;混合植绿种子是根据植物生长特性配制,一般采用的草种为:狗牙根、高羊茅等,灌木种子采用多花木兰紫穗槐、刺槐等,其具体做法如下:
1、清坡
清除坡面浮土、浮根,尽可能将坡面大面平整。对坡面较深凹处采用编织袋涨渣土进行填充处理。
2、测量放线、钻孔
清坡施工后,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挂网范围及锚杆的钻孔位置。锚杆间距不大于1m.
3、挂网施工及固定网片
为有效防止岩石表面局部崩坍的发生,给岩石坡面植被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基础,使用80*80mm的铁丝网格,铁丝网格粗在2.0mm左右,铺设时两张网重叠部分不小于10cm,竖向每隔30cm用铁丝链接固定;网的铺设应保持坡顶处及坡体两侧覆盖不小于50cm,小鱼50cm应将锚杆加密固定。
4、锚杆施工及安装
采用Φ14m螺纹钢40-60cm做锚杆,孔深不30-50cm,锚杆间距1m。采用空压机打孔锚固,同时与铁丝网一起对坡面进行加固,防止坡面局部崩塌,锚杄与网连接处用绑扎铁丝固定,局部坡面不平整处应加密锚杆,加固后锚杆露出表面7-8cm。
5、配制绿化基质层及喷射厚度
绿化基材由客土、水泥、纤维、肥料、保水剂、粘結剂、少量灌木种子等按一定比例通过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而成。基质层分基层和
面层,其配方分别是:
基层:生植土0.8-0.9m3,32.5级水泥90-120kg,腐殖质0.2m3粒度100目保水剂0.6%,粘合剂0.6%。
面层:生植土0.8-0.9m3,32.5级水泥65-80kg,腐殖质0.2m3;粒度100目保水剂0.4%,粘合剂0.4%。草种20g/m2,灌木10粒/m2,
多花组合15粒/m2。
选用客土喷播机,调解输送泵压力、出风量,使混合料均匀喷射至坡面,自上而下实施喷射,绿化基质层喷射厚度100mm。
6、喷种盖布
按植物种类的选种进行配比,将混合好的混合种子均匀喷洒在坡面上,自上而下实施喷播,然后盖无纺布。两块无纺布搭接处用“U”形12=铁丝订或木签固定,间距不大于2m。
|